台湾随笔——台湾生活的第二个月——我院2009年赴台湾宜兰大学交换留学学生在台湾系列报道(二)
初审: 复审: 终审:
不知不觉,伴随着宝岛的日月星辰,我们来台湾学习已经过去了半个学期,当然我们依旧享受着台湾的一切,依旧怀念着家乡的一切……
宜兰大学的考试
我和我们班另外3个同学一起,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就读应用化学,来到宜兰大学就在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系(以下简称“化材系”)进行研修,接受着与台湾学生一样的要求,当然除了我们可以允许写简体字。
在宜兰大学的第二个月伊始,化材系里面几乎每一科都迎来了第一次平常考,实际上就是一次小测验,一般都占10%的成绩,甚至有些科目是全部英文的试卷,这似乎是我和我的同学接受的第一个真正考验,对于英文试卷的考试,无疑,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既是机会又是挑战,成绩考得比较勉强,这可能也就归咎对考试模式的陌生。在这里每一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考试模式,有全部选择题的,有全部计算题的,也有全部问答题的等等。
在刚过去的中考中,我对老师的考试模式有了底,每一个晚的图书馆复习初现成效,我每一科都有了进步,令人开心的是我的同学同样如此。这就向化材系的老师证明了大陆的学生并不比台湾的学生差,甚至更好。
每个学期有4次考试,平常考+中段考+平常考+期末考,这样的一条公式似乎在宜兰大学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有趣的是大部分的科目每一次的考试都只是考四分之一,也就是考过的不会再考,这就区别于大陆的大学期末考考一个学期内容的模式。
宜兰大学的便当
在台湾有着各种的文化,便当(也就是我们的盒饭)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样说吧,来了台湾半个学期了,吃得最多的就是便当,台湾人是比较愿意在赶时间或者不愿做饭的情况下买个便当吃的,所以在台湾50元—60元(新台币)的便当店可以说是,十步一间,百步一档。所以你会看到一家四口都是出来吃便当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宜兰大学,便当可以在福利社(差不多算是小型超市)和饭堂都可以买到,价格会比外面的会便宜一些,而饭堂的便当可以自己选择菜式,当然啦,他们的饭堂算是“几平方的间房”,珠海学院的饭堂算是“三层豪华超大型别墅”了。
令人觉得不习惯的是中午休息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所以买便当就成了宜大学生的最佳选择,哈哈,我们当然是要入乡随俗的。一个便当加一盒饮料大概50元新台币。
令人觉得更加不习惯的是便当里面的饭并不多,相当于珠海学院的三毛饭左右,有时候甚至更少,不过菜式倒是不少的,每个便当主菜和辅食加起来一般会超过五种,问之,解释为营养要均衡,多方面吸收,哈哈,解释可以接受,但是我还是想念着珠海学院7元吃到饱的黑椒牛排饭。
化材系的实验
化材系属于工学院的,工科就避免不了实验,而我们这个学期选择的是三年级的仪器分析实验,也就是我们这个学期的唯一一个实验,在第一个月是各个小组的汇报,从第二个月开始做实验的。化材系的实验楼,历史比较悠久,仪器也是如此,给本科生做实验的大部分是算旧型的,而研究生的部分会比较新。
对于我而言,毕竟2年来都是面对珠海学院化药系的实验楼的新款仪器,看着化材系的仪器难免有点不知所措,但我的同学们似乎并没有想得太多,所以我也就慢慢习惯了,这也是的,日后出来工作,这种情况也是会碰到,算是给自己的未雨绸缪吧。
每个星期三上午九点开始实验课,下午系内没有安排课程,所以有时候做到下午三点、四点钟是很正常的事,可能是由于地方不太大的关系,一般实验是五个人一组的,而珠海学院是两个人一组,这就更加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你就得对自己负责的那个部分的细节更加清楚,可以做到与组员及时沟通,遇到问题我们更加想到的是自己解决,哪怕最后的解决方法会换来失败,那也是值得的。我们会在失败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在失败中积累。
所以,我和我的同学并没有后悔选修了这个实验课程。
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给了我们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顺利完成剩下半个学期的研修。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赴台湾宜兰大学第二小组供稿
供稿人:化学与药学系2007级学生 黄祉伟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