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0年赴韩国东国大学、德成女子大学等五所高校留学学生学习生活报道
初审: 复审: 终审:
近日,我处(中心)收到学院外语系韩国语专业2010年8月赴韩国东国大学(首尔校区、庆州校区)、德成女子大学、蔚山大学、关东大学、大邱大学等五所高校留学学生发回的学习和生活感想。现分别摘录如下:
“我们是到东国大学庆州校区学习的学生,来韩国整整一个月了,我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生活。”
“在学习方面,我们除了上语学堂的课程以外,还自选了两到三门其它课程,我们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听力和知识的应用方面。这里的老师很亲切,对学生很好,很照顾我们。特别是我们的语学堂老师,不但讲课有趣,还给我们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不过还是经常会想起在国内和老师们一齐奋斗的日子。感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会好好珍惜机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
与东国大学(庆州校区)学生聚餐
——2010年赴韩国东国大学(庆州校区)留学学生 刘碧宜等
“东国大学首尔校区虽然面积不大,然而给我们的印象是这里确实是充满人性化设计的校园。每隔二三十米就设有休憩点,每栋建筑内都有自助打印机。还有一点很便利的是学生证集银行卡和交通卡的的功能于一体。自动化,自助化是这个城市,这个校园给我们的一个深刻印象。”
“第一次到饭馆吃饭时,我们听到韩国朋友们(东国大学学生)都把饭馆的大妈称为姨母(??),这和以前在教材里学过的称呼不一样。当问及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时,韩国朋友说这样的称呼会显得亲切,有礼貌。所以说,在韩国留学,实践和书本都很重要。”
“韩国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校方将部份课程安排在中午时间也不足为奇。也许是为了解决中午发困的问题,在校园各处,在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很多咖啡机(自动贩卖机)。不睡午觉对于我们这批刚来到韩国不久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是很不习惯的甚至是很辛苦的事情。于是我们也开始了每天喝咖啡的生活。庆幸的是,韩国的自动贩卖机里售卖的咖啡一般是3百韩元,按1:172的汇率计算的话,应该是1.8元人民币,应该不算贵吧。”
“刚到首尔时,觉得这里的物价很高,让人难以接受。了解了以后才知道首尔的市民收入水平相当可观。仅仅是临时工,时薪都在4千韩元以上。所以在这里找到工作以后,即使看到了标价单个1千韩元的苹果,偶尔买几个也不会觉得有负担。也许是为了解决在买水果方面的支出,相当部份的同学都已经开始打工。”
“总结而言,留学生活是很好的经历。切实地体验到了文化的差异,感受了不一样的生活。虽然留学需要付出一笔不少的费用,但这些经历可以说是所获得的更贵重的财富。”
——2010年赴韩国东国大学(首尔校区)留学学生 彭才振等
“我们被安排住在德成女子大学语言教育学院专门为留学生准备的宿舍里,宿舍宽敞明亮,4人一间,每个人都有一张书桌,床,衣柜,宿舍里还有网线,空调,暖气,鞋柜,洗手台,梳妆台,宿舍外的公共设施更是体贴周到,有厨房,电视房,洗衣房,卫生间和浴室等,这些虽然都是公用的,但是阿姨每天都把清洁工作做得如此之干净,再加上24小时冷热水供应,即便是从南方来的我们也很快地习惯了这种‘公共澡堂’的生活。”
——2010年赴韩国德成女子大学留学学生 李茜等
“中秋节那天,蔚山市还为外国人准备了中秋晚会。在那里我们不仅体验到了韩国传统婚礼,还有机会亲手制作切糕。”
“国际交流院有韩国学生学习外语的LATU项目,在LATU开幕式当天,蔚山市市长来到国际交流院祝贺。”
“我在LATU教韩国学生中文,通过教韩国学生中文,我也可以深入韩国文化。几天前在这里还和其它国家来的留学生一起拍了国际交流院的宣传片。”
与韩国学生一起开展文化体验
参加蔚山大学外国人中秋节庆祝活动
——2010年赴韩国蔚山大学留学学生 张淼子
“搭乘飞机直达韩国的8月29日,距今也整整一个月了。这个月是在面对异国的新奇,适应的烦恼,留学生生活的享受中渡过,生活很简单,也很有趣。”
“第一个星期是急匆匆且充实的。 在匆忙之中,我们也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有来自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日本,哈撒克斯坦的朋友,也有从中国各地来的朋友,虽然是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但在这里,韩语作为中介语成为了沟通的桥梁,这种感觉是奇妙的,也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去学好这门语言,因为这时的语言已经不仅是工具,而是语言背后的人的感情的交流,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因为韩语而有了共同语言,这种感觉很神奇。”
在东海海水浴场
——2010年赴韩国蔚山大学留学学生 张淼子
“搭乘飞机直达韩国的8月29日,距今也整整一个月了。这个月是在面对异国的新奇,适应的烦恼,留学生生活的享受中渡过,生活很简单,也很有趣。”
“第一个星期是急匆匆且充实的。 在匆忙之中,我们也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有来自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日本,哈撒克斯坦的朋友,也有从中国各地来的朋友,虽然是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但在这里,韩语作为中介语成为了沟通的桥梁,这种感觉是奇妙的,也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去学好这门语言,因为这时的语言已经不仅是工具,而是语言背后的人的感情的交流,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因为韩语而有了共同语言,这种感觉很神奇。”
在大邱大学合影
——2010年赴韩国大邱大学留学学生 舒馨瑶、王婷、刘春梅、姚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