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资讯早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世界在我窗

【短期交流感想】澳门大学2025年暑期夏令营参访感言

作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10
初审:吴佳燕 复审:李孜 终审:董燕

7月14日至19日,我有幸参与了澳门大学合作伙伴高校优秀学生夏令营。这五天四夜的旅程,像一幅融合知识、文化与友谊的拼图,每一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最终在我心中拼出对澳门的立体认知。

全体合照

大湾区学员合照

一、初遇澳大:从宿舍到校园的新鲜感

抵达澳门大学的第一天,穿梭巴士稳稳停在W33马万祺罗柏心书院前。注册时领到的房间钥匙卡、印着名字的胸牌和澳门大学帽子,像一串开启旅程的钥匙。宿舍的合住房间带着淡淡的整洁感,窗外是绿意盎然的校园景致,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参观马万祺罗柏心书院

第二天清晨,捧着领取的早餐站在书院大堂,看着来自各地的同学互相打招呼,突然意识到:这场跨越地域的相遇,本身就是夏令营的第一份礼物。开幕式上,当我们戴着统一的澳大帽子合影时,阳光落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定格成“我们”的开始。

二、思想碰撞:研讨会里的澳门切片

汉语与葡萄牙语工作坊像两把钥匙,打开了澳门的语言密码。在葡萄牙语课上跟着老师念“Obrigado”(谢谢),在汉语课上讨论粤语词汇的独特韵味,突然懂得: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的DNA。

参加葡萄语课堂

四.城市漫游:在历史与现代间穿梭

日的城市游览是场时空穿梭。在妈阁庙触摸四百多年的石墙,听导游讲“Macau”名称的由来;转身走进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又被现代展览里的经济数据拉回当下。澳门历史城区的午后尤其迷人。大三巴牌坊前的自拍人群、恋爱巷的马卡龙色建筑、街边小店飘出的杏仁饼香,还有石板路上光影的移动速度,都带着一种“慢下来”的从容。渔人码头吃完午餐,前往美高梅,这里不仅是知名的综合度假村,在此体验娱乐设施、品尝美食,感受澳门的活力与多元来自不同高校的同学交换着见闻,突然发现:我们对澳门的认知,就在这样的分享中变得越来越丰满。

前往美高梅

五、文化浸润:从语言到武术的跨界体验

图书馆与“智慧墙”的参观,则展现了该校在学术资源建设上的用心。丰富的馆藏、先进的设施,以及对古籍与现代文献的同等重视,彰显了传统与创新并重的学术追求。这种治学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小组讨论中,大家既尊重不同观点,又坚持理性辨析,恰是“明辨”精神的鲜活体现。

图书馆的参观

最难忘的是咏春体验。当师傅演示“黐手”时,小臂接触的瞬间传来巧妙的力道,这让我想起澳门的特质——看似柔和,却在中西碰撞中有着自己的韧性。同学间互相练习时的笑闹,让武术课变成了友谊催化剂。

体验咏春

五、告别与回响:闭营夜的星光

闭营聚会在W33书院的餐厅举行,灯光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有人用刚学的葡萄牙语说再见,有人分享这几天的笔记,还有人在交换联系方式时说“以后来我的城市,我做导游”。

纸条留言

结业照片

这趟旅程教会我的,不只是澳门的故事,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用多元视角接纳不同,用开放心态拥抱未知。而那些在研讨会上的沉思、在武术课上的欢笑、在历史城区的驻足,终将成为青春里闪光的碎片,拼凑出名为“成长”的答案。

 

生命科学学院新能源专业2022级学生 庄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