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交流感想】多元视角下的药学探索与文化交流:2025年日本药科大学暑期研学项目纪实
初审:吴佳燕 复审:李孜 终审:董燕
2025年暑期,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的8位同学在张雪晴老师的带领下,赴日本药科大学(NPU)参加了为期十四天的暑期研学项目。通过参与学术讲座、实践操作、文化体验及企业参访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日本汉方医药与现代药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在拓宽专业视野的同时,也增强了跨文化理解与实践能力。
开学式合影
学术探索:传统汉方与现代药学的交融
项目以系统化的学术课程为主线,由NPU资深教授团队讲授日本药学教育体系、传统医药政策及行业发展战略。邹艾青同学表示:“日本药学生6年制的系统培养模式和严格的药剂师资格认证制度,让我深刻体会到日本药学教育对专业性与严谨性的极致追求,也让我意识到持续学习与实践积累的重要性。”
汉方医药(Kampo)课程成为多数同学印象最深刻的环节。卜梓航同学对桥本寛子教授关于‘汉方:日本的传统医药’的讲座记忆犹新:“她详细讲解了汉方药的历史与现代应用,让我对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有了新的认识。”杨漫娜同学则表示:“新井一郎教授详细介绍了包含中日韩三国在内的世界传统医学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医学如何通过标准化与科学验证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焕发新生。”
参观汉方资料馆
津村汉方博物馆与茨城生产基地的参观,则让同学们亲眼目睹汉方药从原料采集、加工到现代化生产的全流程。骆美玲同学表示:“最震撼的是生产环节的‘细节控’:车间一尘不染,需要穿鞋套,连工人的手套都要消毒三次。生产汉方颗粒时,会把药材的‘出身’记下来——哪片山上种的、什么时候采的,万一出问题能查到源头。”
参观津村汉方博物馆
实践环节中,同学们在埼玉校区化学实验室亲手制作了传统屠苏散。林沚君同学分享道:“从原料称量、混合、研磨到包装,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范与讲解,不仅让我体会到传统配方的文化背景,也在操作中重温实验室安全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埼玉校区本部学习制作屠苏散
学术会议与国际视野拓展
项目期间,学校师生代表参加了亚洲药科大学协会(AASP)第十二届大会。杨漫娜同学特别关注了一场关于‘AI辅助药物研发’的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AI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加速新药研发的过程,这让我深刻认识到AI技术正在推动药物研发领域的革新。”梁常炫同学表示:“此次研学与亚洲药科大学协会第12届大会的学术交流形成了深度联动,让我拓宽了对国际药学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的认知。”
参加亚洲药科大学协会(AASP)第十二届大会
文化体验:药学的多元边界
项目巧妙融合了学术内容与文化体验。谢彦彤同学对文化体验活动印象深刻:“折千纸鹤时,指尖的重复折叠沉淀下内心的宁静;津村汉方博物馆里,源自中国的药材在现代化生产线焕发生机,诉说着医药文化跨越时空的传承。”骆美玲同学在体验和服穿着后感慨道:“穿和服时,腰带要绕两圈,结尾的结要放在腰侧。穿好后站在镜子前,才发现和服的每一道褶皱都有讲究。”她在折纸体验中也有所领悟:“老师说的‘折纸要耐心,就像做药一样,差一点都不行’,让我明白‘认真’这件事,在任何地方都通用。”
石川泰弘教授从科学角度分析了日本沐浴文化对健康的益处,给卜梓航同学留下深刻印象:“课后,石川泰弘教授将他所研发的药浴沐浴球一一送给我们作为礼物,让我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有了更深的理解。”
石川泰弘教授分析日本沐浴文化
跨文化交流:友谊与协作共成长
项目中,来自中国、菲律宾、越南、日本等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同学们通过自我介绍、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分享了各自国家的药学教育特点与文化差异。邹艾青同学难忘与来自菲律宾、越南、中国台湾地区及上海的同学们交流:“我们一起探讨菲律宾的草药研究、越南的传统医药传承,交流中国台湾地区药学教育模式,每一次讨论都充满了思想的碰撞。”骆美玲同学也谈到:“最意外的收获是交到了很多朋友。我们一起讨论关于健康的问题,发现不管来自哪里,想让大家健康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原来药学是一门通用语言,能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坐在一起聊得火热。”谢彦彤同学在小组合作中深有感触:“跨国学生共创‘日本魅力’海报的过程,从分歧到融合,千纸鹤与樱花的设计里,藏着药学元素与文化符号的共鸣,也藏着跨越国界的友谊。”
研讨会小组合影
与来自各地的同学交流互动
项目学生合影留念
总结与展望
此次日本药科大学研学项目不仅是一次学术深化之旅,更是一次文化共鸣与个人成长的宝贵经历。林沚君同学总结道:“这次交流是一次‘把知识变成能力、把感动变成行动’的旅程,我将在药学的道路上继续把专业做实,把温度留给人。”
杨淇同学表示:“这段旅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跨文化理解的深化。从课堂到实验室,从会议到校园漫步,每一次接触都让我对日本药学教育的严谨态度、科研创新的实践路径以及国际化学术交流的模式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卜梓航同学感慨道:“这次研学项目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对日本的文化与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回国后,我更加坚定了在药学领域深耕的决心,也希望未来能将所学应用于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段研学经历将永远铭记在心中,成为人生道路上宝贵的经验,激励大家在药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她们将继续深耕药学领域,致力于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为未来药学发展注入更多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解。
结业合影
供稿人:
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24级 卜梓航
生命科学学院中药学2022级 林沚君
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分析专业2024级 谢彦彤
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制剂专业2022级 梁常炫
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制剂专业2024级 邹艾青
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分析专业2022级 杨淇
生命科学学院中药学2023级 杨漫娜
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分析专业2022级 骆美玲